情緒的種類與因應之道

2024-07-02

從深層情緒來看,有些情緒根本就不屬於我們自己的,而是來自於家族系統中的創傷或「未竟事務」

    情緒最基本的分類,就是正向的情緒與負向的情緒。而一般人都希望自己能經常維持或擁有正向的情緒,而不喜歡或逃避負向的情緒。但從艾理斯(Albert Ellis)的認知行為療法來看,情緒只是我們對外在事件看法的結果,故要改善我們不舒服的情緒,其實只要改變我們的不理性想法。但近期的認知行為的治療觀點,卻不主張去改變負向的感覺,反而希望當事人能透過「正念」(Mindfulness),來接受與覺察自己的情緒與感受

    而以上這些觀點,都是比較傳統的心理學觀點。因為,從深層情緒的來源來看,有些情緒根本就不屬於我們自己的,而是來自於家族系統中的創傷或「未竟事務」(unfinished business),則就算改變我們的想法,或透過「正念」來接受覺察到的情緒,但因為家族系統的運作未達到平衡,則我們仍然會承受家族系統中,因為,創傷而帶來的情緒能量。

    以實際工作的經驗來看,有些孩子會呈現出很強烈的憤怒情緒,讓父母親覺得無能為力,而不知道可以如何去安撫孩子的情緒,或給予孩子好的協助。但透過「家族系統排列」法,經常呈現的狀況是,父母親不想去面對過去的創傷事件,進而影響到孩子的狀態。

    舉例來說,一對伴侶曾經拿掉過孩子,但卻沒有去面對自己曾經做過的事,也沒有去面對死去的孩子。而從家族系統的觀點來看,每個人在家族中都有一個位置,而且要平等地歸屬於家族中,如此,系統的運作才能夠維持著平衡。所以,墮胎的父母親,因為,不想去面對自己曾經做過的事,以逃避內心的罪惡感,如此,便造成墮胎的孩子,無法在父母親的心中有一個位置,則其未完成的情緒能量,便會以憤怒的狀態呈現。

    而此憤怒情緒存在於家族系統中,便有可能被其他的兄弟姊妹所承接,進而呈現出憤怒的情緒狀態。所以,就算兄弟姊妹透過認知行為療法或正念覺察來接受此情緒,則能夠影響的部分仍很有限。因為,深層的情緒是位於家族系統的集體潛意識中,除非,墮胎的孩子能夠被家人看見,並在心中給予一個位置,不然,承擔憤怒情緒的兄弟姊妹,會很難感受到平靜,也無法和父母親有一個好的關係。

    所以,我們的情緒狀態,也和我們的家族系統深深地連結在一起。為什麼呢?因為,我們的存在,不僅僅是我們的身體、心理、頭腦的運作,是否還有一個更大的存在,是讓我們的生命與家族的生命聯結在一起。(吳浩平心理師)

#情緒的種類#情緒因應之道#家族系統排列#親子關係#家好心理諮商所#吳浩平心理師#林口心理諮商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