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動兒(ADHD)的心理諮商

2024-06-24

無法專心或有衝動行為,只是反映出孩子的內心狀況,而孩子的心理狀態,又會反映出家庭的狀況  

   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英文為Attention Deficit/Hyperactivity Disorder,簡稱為ADHD。而呈現出孩子無法專注地學習,或沒辦法安靜地坐在座位上,而讓父母和老師都很頭疼。

    若沒有心理諮商經驗的父母親,就很可能去求助精神科,進而讓孩子服用活化中樞神經的利他能(Ritalin)藥物。而安非他命也是屬於中樞神經興奮劑,甚至被製作成治療ADHD的藥物,所幸臺灣並未上市。

    而截至目前為止,傳統科學透過小孩與青年的大量研究與診斷,仍找不出ADHD的精確病因,故只能歸咎於生理的因素。

   但從系統心理學來看,孩子的無法專心或有衝動行為,也只是反映出他的內心狀況,而孩子的心理狀態,又會反映出家庭的狀況。

   舉例來說,若父母親經常吵架,而在此家庭長大的孩子,他內心自然無法感到平靜。若孩子太多的情緒累積在心中,又沒有適當的方式可以發洩出來,或能夠被大人所關心與理解,則這些內在的情緒,自然會干擾其學習,而呈現出注意力不足。除此之外,太多的情緒在心中,也會影響我們的行為,但因為大人的大腦發展比較完整,而能夠在情緒下控制自己的行為,但對小孩或小小孩來說,便變得很困難,進而出現過動的狀況。

   所以,除了吃中樞神經興奮劑的利他能(Ritalin)藥物外,父母親還能夠怎麼幫助自己的孩子?

   因為,孩子是因為累積太多的情緒,以致於有ADHD的症狀,故透過遊戲治療可以幫助孩子表達與紓發內心的不舒服,但因為源頭是在家庭裡,故父母親也需要花一點時間,來接受專家的協助,以釐清有什麼樣的家庭互動,會造成孩子的壓力與情緒,進而去改善它。

    建議父母親可以透過「家族系統排列」療法來釐清家族中未完成的事,如何影響到孩子的情緒與行為,則一旦家庭中該面對的事情有被面對,孩子便可能從系統的壓力解脫出來,則過動的狀況便會得到改善。(吳浩平心理師)

#過動兒#ADHD#利他能(Ritalin)藥物#過動兒的心理諮商#家好心理諮商所#林口心理諮商推薦